北醫大以厚實的研究陣容及重大建設與時俱進!
本校醫學院黃彥華特聘教授、曾厚教授,藥學院劉景平院長、莊國祥副教授,醫學工程學院彭志維教授,臺北醫學大學附設醫院陳瑞杰院長、施崇鴻教授、邱仲峯教授,萬芳院賴基銘教授、李友專院長,雙和醫院賴鴻政副院長等11個研究團隊,於12月初榮獲第16屆國家新創獎的學研新創與臨床新創類獎項。
而本校年輕學者繼李崇菱助理教授、陳澂毅助理教授、黃薇蓁助理教授、蕭宇成助理教授及廖彩岑助理教授等5位,於2019年3月分別獲得科技部107年度「哥倫布計畫」及「愛因斯坦培植計畫」,為期4~5年的補助,累計補助金額逾新臺幣9千萬元後,今年12月再由生物醫學工程學系范育睿助理教授、醫療暨生物科技法律研究所賈文宇助理教授、神經再生醫學博士學位學程莊健盈副教授、雙和醫院汪勁安醫學研究員、奈米醫學工程研究所楊伯康助理教授、醫學人文研究所蕭玫凱(Malissa Shaw)助理教授、生醫材料暨組織工程研究所藍迪尉(David Jon Lundy)助理教授等7位,獲得科技部108年度「哥倫布計畫」及「愛因斯坦培植計畫」,為期3~5年的補助,累計補助金額逾新臺幣1億4千萬元。【左圖:北醫大體系11個研究團隊獲得第16屆國家新創獎的肯定】【右圖:本校5位年輕學者獲得技部107年度「哥倫布計畫」及「愛因斯坦培植計畫」】
北醫為推動年輕學者養成,事前特別媒合院士級學者,如龔行健院士、沈哲鯤院士,以及何弘能總顧問、陳志華院長、藍亭院長等委員提供個別諮詢,以訓練年輕學者獨立研究的能力,108年度的獲獎者有70%接受諮詢輔導,在此也特別感謝委員們的悉心指導。
臺北癌症中心大樓於2019年11月25日舉行上樑典禮後,結構體工程也正式宣告完成,預計2020年6月1日本校60週年校慶當天落成啟用。臺北癌症中心的建置,主要目的是要將目前一校三院(北醫附醫、萬芳醫院、雙和醫院)癌症相關資源與人才進行最有效的整合;如同美國哈佛大學及其9家附屬醫院共同合作的「Dana Farber癌症中心」,發展最尖端的癌症治療及轉譯相關研究。【右圖:臺北癌症中心大樓開工後,進度一直超前】
臺北癌症中心大樓能讓北醫在癌症領域的發展,向前邁進一大步,是北醫體系發展癌症領域的重要據點。我們將提供最高品質的癌症整合醫療服務、發展癌症轉譯研究、培育癌症專業人才及推動癌症預防等,做為臺北癌症中心的4大任務,並全力朝國際一流的Comprehensive Cancer Center邁進。目前癌症大樓的捐款已超過5,600萬,要感謝所有的捐款人,包括許多北醫的校友、企業及社會各界,讓北醫的癌症大樓得以順利建造,特別是醫學系第8屆邱智正校友,捐贈2,000萬元支持癌症轉譯研究室的設立。【上圖:邱智正校友捐贈2,000萬元,支持設立癌症轉譯研究室】
臺北癌症中心大樓、精緻型質子治療中心及雙和醫院B基地,目前工程進度都超前,即將於2020年年中、年底及2021年陸續完工。雙和醫院B基地於今年5月正式動工,將興建教學研究及生醫科技兩棟大樓,總樓地板面積達2萬3千坪,與目前校本部的空間量體齊觀,完工啟用後將可大幅增加教學、研究空間,進而提昇北醫體系醫療科技水準及研究能量,屆時將成為北醫推動國際生醫科技的研究基地。【左圖:雙和醫院B基地已申請為北醫雙和校區】
回顧1960年創校時,北醫只有醫、牙、藥3個學系,現今已發展成11學院、7附屬醫院(北醫附醫、萬芳醫院、雙和醫院、臺北癌症中心、臺北神經醫學中心、新國民醫院、寧波醫療中心)的規模,總床數超過4,000床,其中,桃園市中壢新國民醫院於2019年10月2日經教育部正式核准為本校附屬醫院。
創校維艱、守成不易,明年將歡度60週年的北醫大,在歷任董事會及校長的努力下,締造了前所未有的規模,建煌除戰戰兢兢延續成果外,也邀請所有北醫人一起用心打造與時俱進、跨足國際的新北醫。
臺北醫學大學校長
林建煌謹誌2019/12